朱國棟,男,漢族,出生于1996年10月,中共黨員,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碩1802班學生。曾任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會副主席。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4篇、中文核心論文1篇,以共同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中文核心論文1篇。以第一發明人申請專利7項,其中5項發明專利進入實質審查,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以共同發明人申請專利27項。曾參與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以及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目前已被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錄取為學術型博士研究生。

主要獲獎情況:
2018-2019學年:入學二等獎學金、校三等獎學金、社會工作先進個人、第16屆“挑戰杯”山東賽區特等獎、山東省研究生優秀成果三等獎;
2019-2020學年:國家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社會工作先進個人、“青春榜樣·濟大繁星”-創新之星、山東省研究生優秀成果二等獎。
朗朗書聲,猶如昨日,惶惶入耳。歲月匆匆,七年的時間轉瞬即逝。想起七年以前,我懷揣著夢想與憧憬來到濟大;而明天,我將重新拎起新的行李,開始下一站的征程。
初心如磐 不負韶華
夢中繁花應盛好,銀鞍白馬度春風。2014年,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濟南大學。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書,那么大學生活便是書中最美麗的彩頁;如果說人生是一臺戲,那么大學生活便是戲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說人生是一次長途旅行;那么擁有大學生活的我們,便可以看到最燦爛的風景。憶往昔,本科期間的點點滴滴浮現腦海。與我相伴的,既有歡歌笑語,也有傷心失落。這期間,我收獲頗多,但遺憾,也在所難免。值得慶幸的是,不管怎樣,我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也是最難忘的一段時光。
年輕的我始終堅信,沒有夢想如同沒有靈魂,一個不為夢想而奮斗的人只能是卑微的弱者。本科期間,我沒有對自己松懈,銳意進取,連年獲得學校獎學金、先進個人,并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8年,我通過了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進入摩擦學研究所開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涯。
行而不輟 未來可期
丹心未泯創新愿,白發猶殘求是輝。如果說本科教育的宗旨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那么研究生教育的宗旨就是為探索世界之本,而擇一領域以攻之。碩士期間,我跟隨王守仁教授展開了緊張而又充實的科研生活。經師易遇,人師難求。王教授知識淵博,思維活躍,慎思明辨,選題不僅緊扣領域前沿,而且極具現實意義。
沒有松柏性,難得雪中青。我一直對自己要求要“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始終保持一種謙虛謹慎的作風。在王守仁教授的指導下,我的研究生課程學習成績優秀,并在2019-2020學年獲得了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在學術成果方面我同樣取得了很大的收獲,目前已發表6篇SCI論文、2篇中文核心論文,申請了27項專利,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項,并于2020年10月被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為學術型博士研究生。
花開花落,七年的時間并不長,此時的我們,正佇立在十字路口,也許只有此時的我們,才真正嘗到離別的滋味。不過,別在回憶的岸邊久留,昨天已然逝去,我們還要繼續前行。帶上我們的記憶,繼續我們的人生旅程,讓它煥發光彩,讓祥和的校園因有我們而更加光彩奪目!我堅信:荊棘路的終點,定是通向美好未來的關口;穿越苦難和淚水,定將到達幸福的彼岸;鳳凰涅槃后的重生,定將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