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教學團隊
1、團隊基本概況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教學團隊由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9名專職教師構成,秉持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專注于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團隊主要負責《互換性與技術測量》這一核心課程的教學任務,該課程將實現互換性生產的標準化領域與計量學領域的有關知識結合在一起,涉及機械、電子產品的設計、制造、質量控制等諸多方面。同時,團隊深度參與該課程的精品課程、優質課程及一流課程的建設工作。通過持續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團隊已逐步形成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工程應用能力培育的教學特色,并且不斷探索和實踐新型教學方法,為培養更多杰出的工程技術人才貢獻力量。
2、團隊成員情況
團隊成員構成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所有成員均具備碩士及以上學歷,其中8人有博士學位。團隊結構科學,梯隊建設完善,是一支素質過硬、學歷層次高、學術氛圍活躍、實踐能力突出、治學態度嚴謹的教學團隊。
3、教學及教學改革成果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教學團隊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OBE教學理念,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與研究。注重課程內容的更新與優化,該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有關互換性生產原則及公差與配合的規律與選用,掌握圓柱結合的精度設計原則及檢測技術,掌握零件形位公差標準、選用原則及檢測技術,理解常用零部件的幾何精度設計原則與方法,具備精度設計方法及技術測量的基本技能。團隊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項目導向教學、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等,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2005至2009年先后建設成為校級優質、校級精品和省級精品課程,2011年作為核心課程獲批省精品課程群,2014年獲批校級百門試點課程,2020年獲批山東省一流線下本科課程、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團隊成員累計獲得校級以上教學獎勵二十余項,成功立項校級以上教研項目十余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三十余篇。此外,還指導學生參與省級科技創新競賽、申請國家專利等合計近百項,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4、學術研究
團隊成員在學術研究領域同樣碩果累累。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主持國家級與省級科研項目近20項,涵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數十篇可以論文,其中多篇被SCI/EI/ISTP等國際權威檢索機構收錄。研究成果不僅推動了相關學科的發展,也為教學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
5、團隊負責人概述
課程負責人付秀麗,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22年山東省泰山產業藍色專項領軍人才,兼任中國金屬切削刀具技術協會切削先進技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工程訓練教學委員、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進校專家,擁有深厚的學術積淀與豐富的實踐經驗。作為團隊的領航者,課程負責人不僅在學術領域造詣深厚,更在教學管理、團隊建設等方面展現出卓越的領導力,重視青年教師的成長與發展,積極為他們搭建學習與鍛煉的平臺,在其引領下,《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教學團隊將繼續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培養更多優秀的工程技術人才貢獻力量。
上一條:“數控創新”教學團隊
下一條:機械原理與設計教學團隊